Blueimp 論壇首頁

列印 2024/4/19 上午 08:42:18 在同一個網頁中顯示這個話題的所有文章
文章作者 jieh2010/8/26 上午 02:05:35
smile   從「尋求終身雇用」,轉為「尋求終身被雇用的能力」!
職場的歷練不論跟著時代如何轉變,離不開古老的名言: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!而科技時代帶來的競爭,讓這一退可能就等於〝淘汰!〞分享好文~互勉之...

小惡魔極為認同文中所提〝每個人必須從「尋求終身雇用」,轉為「尋求終身被雇用的能力」;從「忠於企業」變成「忠於個人專業」〞。

如同最近在同事們非常憤慨地討論台灣工程師平均薪資為 47K 時,我潑了桶冰水下去!我反問這些不滿 35 歲的小草莓們:
你們能有依據地對自己的技術開個身價嗎?

這些曾和我共同奮鬥過的戰友們一定常常讓我嘮叨過〝每半年要重寫一次履歷〞,這剛好呼應本文的〝你依然要在工作殫精竭智,但為的不是老闆,而是為了自己的履歷表加分,讓個人專業能更上層樓,為下一份工作鋪路。〞當你仍然有一份工作的時候,就不斷地為自己的職場未來規劃著。如果等到面臨失業時才來自我評估,甚至需要再增強技能才能擁有競爭力,到時候難度絕對會高出數倍,因為失業的壓力所引起的負面心情會讓你的學習能力大幅下降!

如果你還因為公司每年要求的 PDP 或 KPI 而覺得厭煩,你要記住小惡魔一句話:
你一定是職場等著被淘汰的人!還沒輪到你只是因為順序和運氣的差別而已!

新雇用時代的生涯規劃 撰文◎臧聲遠

工作的穩定性消失,生涯規劃的難度大增。你將遇到什麼新危機挑戰,又該如何重新看待工作與人生?

   全球最大人力銀行Monster創辦人Jeff Taylor指出,40年前美國平均每份工作任職期間為23.5年,如今急劇縮短到3年。不論是自願或被迫轉職,隨著換工作的次數激增、終身雇用制宣告瓦解,每個人必須從「尋求終身雇用」,轉為「尋求終身被雇用的能力」;從「忠於企業」變成「忠於個人專業」。你依然要在工作殫精竭智,但為的不是老闆,而是為了自己的履歷表加分,讓個人專業能更上層樓,為下一份工作鋪路。

策略性轉職 突破生涯困境

  未來,生涯規劃將有很大部分是在做「轉職規劃」。你要學會「策略性轉職」,也就是針對自己欠缺的專長和經歷,有計畫地藉著轉職,像拼圖一樣設法補齊。因為當終身雇用終結後,對企業來說,每個員工都無異於「臨時人員」,除了少數核心精英幹部外,企業既無意願、也沒能力再給你長期性的栽培。

  更何況,在組織精簡改造與企業合併下,管理職的數量明顯萎縮,升遷與歷練的機會大不如前,許多人即使任職多年,職務與薪水仍在原地踏步。除非藉著轉職尋求突破,否則很可能永無出頭之日。

  迂迴轉職,將是你升遷的捷徑。比方說,從大公司中低階主管,跳到小公司當中高階主管,建立自己的舞台,闖出一番成績後,再跳回大公司當中高階主管,這往往比待在大公司、按部就班的爬升速度快許多。

  不過要切記,35歲以前的轉職,薪水不應是最重要的考量,更重要的是舞台與學習空間。通常一份工作起碼要做3年,才可能學到箇中精髓,交出像樣的成績單。過度頻繁換工作,不但忠誠度會被質疑,更對專業與戰績的累積有害無益。

職場中年危機提前來臨

  工作的穩定性消失,使得職場中年危機,成為每個人必須正視的課題,因為通常超過38歲,轉換工作的難度就急速升高,除非肯在頭銜與薪水讓步,或者轉換到次級戰場(例如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)。未來多數中年族群,都可能面臨工作愈換愈差、薪水愈換愈低,甚至被迫提早結束職場生涯的命運;人生的巔峰期將提前到35~40歲,而不再是45~55歲。

  對中年族群來說,未來最可怕的夢魘,不只是每份工作的任期縮短,而是整個職涯壽命縮短。

  在高學歷趨勢下,踏進職場年齡延後到26~28歲,但被迫提前退休的年齡,卻逐漸向40歲逼近,如何在15年不到的時間,賺到這輩子所需的金錢,本身就是極大挑戰;更何況實質薪資負成長、助學貸款與卡債氾濫,這一代年輕人的中年危機恐怕將極為嚴峻。

技術加速折舊 自學力決定勝負

  另一個嚴酷考驗在於技術淘汰速度加快。中央大學教授李誠用「皮蛋鮮奶冰淇淋」,來比喻專業技術「保鮮期」縮短的現象。如今通常畢業不到5年,在校所學就「折舊」殆半;職場所用的工作技能,來自學校的比例顯著降低。當學校教育無法再教你如何應付外在環境變局,甚至成為一個「落後指標」時,培養「自學力」變得格外重要。


~更多內容請詳見 Career 情報誌358期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支持小惡魔
BTC : 19tn3RnCuwZVukXAwyhDWZD4uBgUZoGJPx
LTC : LTFa17pSvvoe3aU5jbmfcmEpo1xuGa9XeA
知識跟八卦一樣,越多人知道越有價值;知識最好的備份方法,散播!
藍色小惡魔(林永傑): 臉書